要說到羅斯巴魯克的繪本,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幽默」。
到底這位插畫家有什麼特別的魅力,能讓每一位讀者在閱讀時哈哈大笑呢?
就讓譯者李紫蓉老師說給大家聽吧!
《鴨子外送有限公司》
近年來,尤其是疫情升溫之後,餐飲外送服務漸漸普及,對小讀者來說想必也不陌生。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家外送公司,專門送達的是一卡車的鴨子,會是什麼用途呢?鴨子會是某人美味的餐點嗎?
這本令人捧腹的繪本邀請孩子一起參與一趟外送的旅程。從鴨子員工打卡上班,展開新的一天開始,我們見識到一群食量驚人的鴨子,無論有沒有牙齒都忙著吃吃喝喝,連寫著地址的訂單都啃。老闆伯尼一急,卡車開錯了方向,他只好一邊問路一邊找尋收件人。
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外送」服務,認識日常中需要被「搬運」的東西,例如:來把弟弟寄走的包裹快遞服務、來工地把碎石載走的傾卸卡車、送冰淇淋到海邊叫賣的餐車、或是拖運太空船的拖吊車……喜歡車子的小讀者絕對不能錯過!
至於到底是誰訂了一卡車的鴨子、他又想拿一卡車鴨子可拿來作什麼呢?出乎意料的結局絕對可以讓讀者們捧腹大笑!甚至在故事的結尾,鴨子們還遇見了一貨車大嘴鳥,這些大嘴鳥的任務會是什麼呢?是不是也跟鴨子們一樣讓人跌破眼鏡呢?這就任憑小讀者自由想像囉!
這本充滿想像力的繪本,插圖充滿了趣味細節,親子共讀時可以一起細細發現,開心欣賞。笑聲洋溢的共讀時光是親子都愛的親密感和幸福感!
《相信自己的小蝴蝶》
我們會因失敗而感到挫折,是因為我們把自我價值建立在成果上;成功則洋洋得意,失敗則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若把焦點從成果轉到過程的每一個當下呢?是否就能回歸到孩子的天真,以一份好奇和信任去探索,並體會每一個當下的經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想到達目的地,需要的是耐心和信心。小蝴蝶眷戀舒適圈,懷念蛹裡的安全感。誰不喜歡舒適安全呢?但生命總有需要我們破蛹成蝶的時候,無論停滯狀態有多久,我們終究必須回應內心最真實的召喚。就像故事中的鯨魚把蝴蝶從肚裡吐出來,鼓勵他繼續往前飛。一路上,我們也發現小蝴蝶最大的阻礙並不是狂風暴雨或伺伏的天敵,而是對未來假想所產生的恐懼。這些都是我們慣於加諸於己的藉口啊!
成長過程的每一階段都有其寶貴的功課。在前一本《好急好急的毛毛蟲》裡,毛毛蟲進入生命的蛻變蟄伏期。但他在該靜的時候靜不下來,所以功課就是「耐心」和「交託」。而在這次的繪本中,小蝴蝶進入生命的探索期,但他又在該動的時候不想動,所以功課就是「勇氣」和「信心」。
故事最後,成群遷徙的蝴蝶又進入了冬眠期。生命之流就是這樣動靜交替的學習過程。而我們的故事主人翁,誠實又風趣的示範出學習路上每個人都會有的抗拒和掙扎。幽默的接受自己,勇敢接受考驗,開心享受過程,就是小蝴蝶帶給讀者最好的禮物!
《好急好急的毛毛蟲》
孩子生活在一個講究快捷的科技網路世代,往往在這樣的氛圍裡,很容易忽略了享受過程
的樂趣,錯過了周遭種種美好帶來的驚喜。
書中這隻急性子的毛毛蟲只定睛於成果和目標——變成蝴蝶;他在焦躁中演出了一場爆笑的混亂笨拙。但他一路跌跌撞撞,也進入了片刻的寧靜時分。正如一隻毛毛蟲夥伴建議的:「放鬆、放手,讓一切自然運作,老天自有安排。」而奇蹟就是在這樣的信任交託中出現的。即使在故事最後,毛毛蟲又露出了急性子,那也無妨,一切都是美好的「變身」過程。不斷蛻皮、不斷成長,不斷的披露出天性的喜悅。
慢活樂活的生活哲學就在於懂得享受每個當下的奇妙。跳一支舞不是為了跳出最後那個舞步;唱一首歌也不是為了到達最後那個音符。不是為了跳得「更好」或唱得「更好」,只是自然而然的、出自喜悅的表達和分享。
其實孩子原本就很懂得享受當下,往往是強調目標和成果的大人抹煞了這份喜悅。我們是不是急著想讓孩子學會走路、學會繫鞋帶,或學會任何技藝?我們是不是一滑手機,就即刻給孩子一個現成的、既定的答案?和孩子一起享受慢活吧,散散步、看看花蝶流雲;唱唱歌,也一起聊聊天。我們最想讓孩子享有的樂活之道,就從「」自身做起。我們就是樂活氛圍的營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