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國際出版
再見 Bye-Bye:何處是鳥家?
再見 Bye-Bye:何處是鳥家?
書籍簡介

★發現我們生活中的自然生態棲息地及生活中的鳥類
★認識短居在台灣的野鳥過客,和長居在台灣的留鳥鄰居
★SDG15保護陸域生態永續發展目標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劉伯樂最新作品

  • 劉伯樂
  • 劉伯樂
  • 320
  • 253
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內容介紹

留心身旁的翎毛朋友,一起成為野鳥觀察家!

 

漸暖的天氣,驅動了返鄉的列車,沖淡了故鄉的味道,在島上度冬的候鳥們準備要回家了。

「再見!Bye-bye!」候鳥與留鳥們相互道別,有些鳥展翅往北方飛去,有些鳥在島上找到舒適的家,留下來不離開。作者劉伯樂長期觀察鳥類及生態,以栩栩如生的鳥類圖像,搭配鳥兒們的生動對話,領讀者感受台灣這片土地的美好、觀察鳥類的遷徙變化,珍惜愛護美麗的家。

作繪者簡介

劉伯樂

一九五二年生於臺灣南投,曾任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美術編輯,現為專職圖畫書作家。擅長以水彩作畫,顏色與線條獨樹一格,喜歡自然觀察與野鳥攝影活動。作品有:《我看見一隻鳥》、《野鳥食堂》、《奉茶》,其中《我看見一隻鳥》以顯眼的野鳥造型和有趣的筆記敘事手法,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獲得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以及中國時報開卷好書最佳童書。

 

推薦人

方偉宏(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理事長)

張瑞麟(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前理事長)

李公元(岳明國中小藝術教師)

孫心瑜(繪本創作者)

粘忘凡(作家、兒童文學工作者)

曹俊彥(兒童文學美術工作者)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劉淑雯(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短文推薦

伯樂老師畫的鳥既專業又充滿哲思。候鳥還是留鳥?除了大自然賦予的原始基因,也會因環境變化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美麗的圖文看到精彩的台灣島嶼生態!欣賞歡迎身旁來去遷徙的鳥類,也讓願意留下來的在此能安身立命。——孫心瑜(繪本創作者)

 

有些鳥的離開是要回家,牠們暫時將這裡當成臨時的家,牠們被稱為侯鳥。有些鳥從不同的地方飛來,已經把這裡當成家,牠們被稱為留鳥。劉伯樂老師愛鳥、畫鳥,自稱劉鳥,牠一直在這塊土地上觀察著許多鳥的來去,發現在來去之間,因為不同理由、配合季節發展出的節奏,在互相說聲Bye-bye時,總有著無限期盼與祝褔。——粘忘凡(作家、兒童文學工作者)

 

藉由向北返的鳥兒道別,創作者巧妙的呈現同一科鳥類,留鳥與候鳥之間的差異。每一隻栩栩如生的鳥兒,靈動的躍然紙上,讓我們彷彿親臨棲地現場,架起高倍速望遠鏡,好好的欣賞和認識這些濕地的居民和訪客,也一起揮手道別。——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賞析繪本中似靜而動、栩栩如生的每一種鳥類,得以細看其構造與功能,感受自然界生物的組成與特性,並隨著季節變化候鳥進行方向確定、有規律和長距離的遷徙行為,及理解相異於留鳥的現象及作用。受氣候變遷影響,臺灣已銳減濕地自然生成條件,「何處是鳥家?」提醒我們再思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讓臺灣成為環境友善的生態島。——劉淑雯(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長文推薦

欣賞候鳥的搬遷,拓展生態視野!

曹俊彥(兒童文學美術工作者)

看到成羣的飛鳥,在高空列隊飛過,在崇山峻嶺間穿過,在廣闊的大海上掠過。除了因景觀壯闊而感動外,一定會好奇的想知道,牠們是什麼鳥?為甚麼要成羣結隊的飛?牠們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為什麼選擇臺灣?

繪本作家兼鳥劉伯樂先生,長期借由攝影觀察鳥類生態,再以有趣的文筆和精確細緻的繪圖功力,將這些候鳥的身態及生態定格在他的新書《再見Bye-Bye:何處是鳥家?》的畫面中。讀者可以欣賞到定格後由動態變成靜態的飛行美姿,清楚的認識這些鳥的美麗身影!更難得的是透過這本書,讀者得以認知台灣在世界鳥類生態地圖的重要地位。

 

編輯手札

「再見!Bye-bye!」編輯這本書時彷彿耳邊也響起鳥兒們嘰嘰喳喳的聲音。作者劉伯樂以描繪精緻的鳥類圖像聞名,每一隻鳥類美麗的羽毛、靈巧的眼神和姿態,都在劉伯樂的筆下重現。這本以候鳥為主題的繪本,透過鳥兒們生動對話,領我們思考關於家的定義,感受家園的美好。

商品規格
出版社 青林國際出版
出版日期 2023-04-28
語言 繁體中文
開數 21 X 28 cm
頁數 40
裝幀 精裝
ISBN碼 978986274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