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亮麗的經典繪本
忍不住多看一眼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見到馬克斯‧菲斯特的《彩虹魚》,就驚艷於他特殊的燙金箔黏貼技法,一條表情豐富、肢體動作鮮活、色澤絢麗、加上亮晶晶鱗片的彩虹魚,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此外,水彩渲染的擬真海洋生物、熱鬧的海底世界,也令人目不暇給。沒想到一轉眼,1992年誕生在瑞士的這本繪本,如今已經過了18個年頭,那條彩虹魚18歲囉!
截至2009年為止,菲斯特以慢工出細活的持續力,每3~4年創作一本彩虹魚的系列繪本,目前共推出六本。隨著系列故事的推演,彩虹
魚不只是那一條從自傲自大到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小魚,海底世界搬演的一齣齣溫馨與冒險戲碼,讓大小讀者們可以恣意優游於更深、更廣的童話宇宙。
從品格陶養到生態自然教育

如果細心閱讀,小讀者可以發現,每一個故事除了高潮起伏的情節外,都有可以學習的寓意存在。而這一些發生在彩虹魚身邊
的冒險故事,其實可以很容易被轉換成人類小朋友身邊的人、事、物,特別是和同儕之間的關係和面對挑戰時的態度。第一本《彩虹魚》主要談的是友誼。有著美麗金麟片的彩虹魚,自覺比別的魚漂亮而自傲,「擁有」太多卻心靈貧瘠,因為沒有其他魚願意跟他做朋友。然而,當他願意分享他的金鱗片給其他的魚時,他不僅獲得友情,而且在給予的同時,感受到分享的喜悅。
《彩虹魚救了條紋魚》中,彩虹魚的夥伴們不接納條紋魚,因為他沒有金鱗片,但是彩虹魚卻能以同理心想到當初自己不被魚群接納的痛苦,並且見義勇為,勇敢地從鯊魚的威脅中救出條紋魚,在此,彩虹魚比第一集又更成熟了一些。《彩虹魚和大藍鯨》則強調溝通的重要,單方臆測往往只會招來誤解和不信任,無法帶來和平相處的契機。《不怕呦!彩虹魚》處理了迷信和傳言之不可信的問題,也帶入了彩虹魚到異世界探險的趣味。
彩虹魚積極正面的角色塑造,相信可以帶給小讀者深刻的啟發。然而,菲斯特並沒有讓彩虹魚成為完美的超人形象,彩虹魚還是一個好奇寶寶,也有他的弱點,就在《彩虹魚迷路了》和《彩虹魚的海底冒險》中,我們也看到彩虹魚因為執著於撿藍石頭或是沉不住氣而進入一段驚險的冒險旅程。當然,在童話故事裡,這一些冒險最後都是以 Happy Ending 落幕。
在這兩個故事中,大人讀者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菲斯特另外一個企圖,也就是將海底的自然生態帶入童話故事中。在《彩虹魚迷路了》裡,我們除了和彩虹魚一起經歷颱風來襲的巨浪洋流之外,也看到了海底生物各種有趣的擬態形體;《彩虹魚的海底冒險》中則帶我們進入深海生物的世界,介紹小讀者那一些生活在漆黑海底,卻像星光般身上點點發亮的海底生物,如螢光章魚等。在此,大人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尋找相關的百科資訊,或是看看海底生物相關的影片,相信孩子會很感興趣,因為那是他們的好朋友彩虹魚的冒險世界。
繽紛斑斕下的溫馨

《彩虹魚》系列是馬克斯‧菲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擅於塑造動物角色的菲斯特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繪本創作,然而如果讀者連結菲斯特的網站,可以看到《彩虹魚》獨自成為一條主線,除了上述的六本書,還發展出幼兒紙板書、遊戲書、數字書和不勝枚舉的周邊商品,甚至被拍成電視動畫。很顯然的,彩虹魚這個角色,已經成為這一代孩子熟悉的共同朋友。18年足夠使一個嬰兒成長成玉樹臨風的青年,也足夠奠定一本繪本在市場上的地位。
《彩虹魚》的成功或許如這個系列的製作般華麗、光芒耀人;但是在奢華製作的背後,我還看到一個作者執著為這個系列孜孜不倦耕耘的努力,還有蘊藏在奢華中底蘊深邃的意涵,這是一個值得孩子們享有的美麗世界。,學會群體思維。